二十三团在39-42(十八)温州股票配资平台
从1940年10月6日到1941年1月20日,百团大战进入了最艰苦的第三阶段战斗,各根据地都在应付敌人疯狂的大反扑。但是在新成长起来的冀中军区,日军投入的力量却相对较弱,冀中根据地的压力相对较轻。
在此情况下,吕正操司令员果断下令部队主动出击,于10月15至20日之间,进行了任大河肃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,不仅取得了很大的战果,而且还减轻了其他根据地的压力。
一、扩大了根据地
任河大肃战役经过20天的激烈作战,共拔掉敌据点29个,歼敌1456人,摧毁了当地的日伪组织,恢复了抗日政权,打开了任丘、河间、大城、肃宁四个县大部分地区的局面。
展开剩余87%为了巩固战果,反击敌人的“治安强化”运动,防止其阴谋蚕食我根据地,凡是我军占领的地区,就要想办法巩固下来。于是八分区又从常德善司令员直接指挥的右翼队中,专门调出了三十团的一营,和八分区独立营合编成立了新的任河大支队,用于加强这个地区的斗争。
其后该支队一直转战在任河大肃地区,给予了敌人很大的打击。
到了1941年10月,任河大支队改编为第33地区队,从此脱离了第30团建制,八分区30团也由主力团改编为基干团。这两支部队都屡立战功,后来在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中,也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,当然这都是后话了。
在任河大支队刚刚成立的时候,因为该部队孤悬敌后,为了便于指挥,八分区司令部专门给他们派去了一部电台,分队长先是李炳昌,后来由黄学文同志担任。
要知道在整个抗战时期,我军的电台都是非常短缺的,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电台才装备到旅一级,艰苦的东北抗联甚至全军都没有电台,任河大支队作为一个团级单位,能够有一部电台是非常难得的,这也可以看出当时上级对于该部队的重视。
而任河大支队组建后,果然也不负组织期望,他们和敌人多次交锋,摧毁了日伪军的统治基础,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,在任河大地区迎来了全面抗日的大好局面。
二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
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之后,为了巩固根据地,冀中区各县都成立了临时人民武装委员会,简称武委会,各级也陆续建立起了基层组织,领导群众武装起来,开展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日大业。
当时在河间县,冀中区党委建立了河间县委,决定由郭庭芝同志任河间县县委书记,李展(李琢之)同志任县长,赵齐九同志任组织部长,李健同志任宣传部长,同时还建立了县公安局、局长由董光同志担任。通过县委的领导,当地群众都发动起来了,各级民兵组织也建立起来了。
值得指出的是,当时除了普通底层老百姓以外,受教育的开明上层人士也积极参与了抗战事业。比如在任河县,县委在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时,非常注意团结上层开明士绅,开明士绅纷纷参加抗战。柳村的开明人士郭子华,以前曾经在东北经商,目睹过东北沦亡后的悲惨生活,深刻体会了保家卫国的必要性。他大义凌然,把4个儿子全部送到了抗日队伍里。卧佛堂的士绅牛子勉,出于同样的民族大义,将其子牛邵化名为邵平、牛贲,也送到了县区参加抗日工作。
可以说,当时我党并不是孤零零在抗日,而是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不光是发动了基层的广大老百姓,就连上层的开明人士我们也全部发动起来。而这些受过教育、懂得爱国主义重要性的有钱人,其中也有很多先进人物,他们为了祖国的抗日大业,也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而理所当然的,他们的爱国行动也赢得了全县人民的尊敬。
三、敌人的疯狂反扑
我们轰轰烈烈的抗日大业,也引起了日寇的重视和疯狂反扑。
从1940年10月初开始,日军调集重兵实施“反击作战”,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“扫荡”。当时日军的进攻重点,是在中共中央北方局、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。
尔后又相继对太岳、平西、北岳、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“扫荡”。这日军所到之处,实行了残酷的“三光政策”,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,使抗日根据地遭受重大摧残,我军的干部战士也有了不小的牺牲。
比如当时在冀中军区的任河县,各村已经普遍建立起农会。王先庄农会主任王玉生,在领导群众的时候和富农出身的村长有了矛盾。这富农村长怀恨在心,就在暗地里试图报复。他非常狡猾,利用吃喝和金钱美女,收买了一个姓刘,一个姓陈的两个区干部,秘密将王玉生及农会干部王全喜,蔡景祥杀害。这是自河间县西施泾村事件之后,又一起严重的阶级报复事件。
县政府查明情况后,立即将陈刘二人,以及幕后黑手的富农村长逮捕,然后召开了几个村的群众大会,将其判处了死刑。群众激动地说,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政府,才能真正为穷人申冤。合理的处置王先村事件,对当地的抗日工作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
虽然各项工作都开展得轰轰烈烈,但是随着敌人的不断大举进攻,我军也逐渐出现了较大的伤亡。在10月10号,任河县大队在任河县四区与敌人遭遇。县大队毕竟只是脱产民兵,装备很差经验也不足,在激烈的战斗中,部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,大队政委贾全也壮烈牺牲,事后军分区任命黎彦昌为新政委,重组新的任河县大队。
而从10月13日起,日伪军1万余人又兵分10路,向平西根据地四面合击。这平西抗日根据地位于北平旁边,不仅威胁着北平这个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驻地和华北伪政权中心,还直接破坏了敌人华北的主要交通线平汉、平绥线,自然是日军首先“扫荡”的目标。
平西军分区以主力的适时机动和广泛的游击战,来对付敌人的这次“大扫荡”。但日军采取稳扎稳打、依靠据点逐步推进的战术,每天只前进5~10公里。经过一周余的作战,我军虽然不断给敌人袭扰打击,使其相当疲劳,但是却没有击退敌人。
四、二营圣水战斗
在冀中军区八分区二十三团这边,为了配合我军百团大战,减轻友邻部队的压力,二十三团再次发起了主动进攻。二营在饶阳县圣水战斗中,强攻了这里的敌人据点。
当时的战斗部署,是六连负责攻击伪军营地,而五连、七连、八连这三个连则负责攻打日军炮楼。
在一开始的时候,我军的进攻非常顺利。这伪军的战斗意志不高,技战术水平也很差,在我军六连的突袭之下,迅速陷入了慌乱之中。我六连猛追猛打,最终将据点的伪军中队全歼。但是在我主力的三个连打日军炮楼的时候,却出了幺蛾子。
当时五、七、八三个连一开始的进攻也比较顺利,打死打伤了日军守敌大部。这时候剩下的部分敌人,都退入了炮楼据守。我军缺乏重武器,对敌人的炮楼并没有好的办法,只能用勇猛冲锋的办法,反复进行攻打。但是就在据点即将被我军攻破的时候,穷途末路的敌人狗急跳墙,对我军大量施放了毒气弹!
当时的我军装备非常简陋,更缺乏防毒装备和化学战经验,因此这毒气弹就成了日军的“撒手锏”武器,广泛用于战斗中。据日军资料记载,自1937年7月8日至1938年10月末,华北方面军就消耗了赤筒14271只,催泪筒2588只、赤弹2556发。仅在曲沃战役中,华北方面军就使用了10000只赤筒,这一数量占当时华北方面军保有赤筒的三分之二。
在敌人这丧心病狂的毒气弹攻击之下,我军23团二营的战士们纷纷倒下,失去了战斗力。在没有好的进攻手段的情况下,指战员们虽然恨得咬牙切齿,也只有抬着中毒受伤的战士,无奈地撤出了战斗。此次战斗我军虽然未竟全功,没有能打下敌人的炮楼,但也给了敌人极大的震动,有效的牵制了敌人。
需要指出的是,在整个百团大战之中,日军曾经广泛对八路军使用毒气攻击。 在这场会战中,日军每次作战不利时都会施放毒气,前后共达11次之多!由于缺乏防毒装备,八路军官兵遭受毒害者达千余人,一二九师旅长陈锡联,范子侠、旅政委谢富治、旅参谋长曾绍山等同志都曾经中毒。
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,真的是恶贯满盈,罄竹难书!
参考资料:
《冀中军区抗日战争大事记》
《红色故事汇|红二十五军郝家集歼敌》
《屈培壅回忆录——神奇的电波》
《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二十三团简史》王寿仁
《任河大肃战役》
《华北治安战》
《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三十七区队(饶武献地区队)简况》龚有源
《冀中区第八分区人民抗日斗争大事记》
《在平原上一个营的伏击歼灭战》孙志远
《二十三团团史》
《晋察冀日报》
《军政杂志》二卷温州股票配资平台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配资网上炒股平台 受制于油价等因素 美国油气企业今年可能不急于增产
下一篇:没有了